close

Duriel 小觀點:

Duriel 最常被人詢問的其中一個問題,就是佛法跟西方身心靈、天使之間的價值觀與差距這麼大,我是如何把這兩種看似衝突的文化結合在一起,並融入我的諮商服務與課程中呢?

這篇頂果欽哲法王的開示文剛好說明了我不斷強調的重點:就本質而言,佛、菩薩、天使、人類、動物與六道眾生都是一體沒有分別的,真正出現分別的,是我們的頭腦為了在這世界區分事物,而必須為事物貼上標籤與名相,但經歷了無數次的輪迴,加上後天社會環境的重複洗腦,我們便"過度的"分別自己與他人、落入頭腦的分析而忘記真實感受與體驗的重要性。

佛、菩薩、天使原本其實都是沒有型體,只是一道純淨的明光意識,但為了配合被過度洗腦的我們,祂們便幻化成我們可以接受的外型與樣貌,以便我們能產生信心與認同,進而接受引導與自我學習精進;所以,從此一觀點而言,我將這兩種體系相互結合,不僅沒有衝突,而是展現祂們原本的真實樣貌。

但這並非表示我們在物質生活中要是非不分的活著,而是要帶著明確的覺知,體悟一切萬物本質為一、本質為空性的狀態面對世間生活的所有情境與需要處理的狀況,便能以"分辨"代替為人事物貼標籤的"分別心",而在這世間道場完成我們靈魂投生的最終目的----開悟與解脫。

因此,無論佛教的各種修行法門、各種身心靈的學習,無非是要我們將之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活出這樣的典範;倘若我們一次學習過多,但卻消化不良,或是修行、課程結束後回歸自己時,老問題、舊的習慣依舊存在,反而將造成自我的分裂,習得的知識變成只停留在頭腦的意識層次,但身體、情緒與潛意識仍重複上演相同的劇碼..............

唯有當我們放下認同與分別,才是真正表裡如一的展現與活出真實自我,也就是心的本質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IMG_1058.JPG

「有念頭、沒有散漫的心,如同一面有著美人映像的鏡子,心是離於任何理論的。」

 

一旦你認請心的本質,你不再需要刻意去思維心的本質,或用各種方法來修飾它。到了那個時候,你甚至不能說心是在“禪定”之中,因為它自然而然安住在寧靜無別的狀態之中。

 

你不再需要去專注於一個特定觀想的細節,例如一個本尊的形相。心將不會陷入散漫和迷妄之中--散漫和迷妄是凡夫的特性,因為心毫不費力地、持續地安住在它的本質之中。

 

「明覺」不會受到令人愉快的或令人厭惡的覺知所影響。它僅僅安住於它的本然狀態之中,恰如一面映照了一張人臉的鏡子,既不會因為鏡中人的美麗或俊俏而狂喜著迷,也不會因為鏡中人的醜陋而觸怒。

 

正好一面如實地、毫無分別地映照所有形相的鏡子,一個證悟者能夠清楚覺知所有的現象,而不會影響他對究竟本質的了悟。

 

反映在鏡子上的影像,既不是鏡子的一部分,也不在鏡子以外的地方。同樣的,我們所察覺認知的現象,既不在我們心中,也不在心以外的地方。

 

事實上,對事物究竟本質的真實了悟,完全超越任何存在或不存在的概念。

 

因此,龍樹菩薩在《中觀論頌》裡說:「既然我沒有確認任何事物,因此沒有人能夠反駁我的論點。」

 

 

~頂果欽哲仁波切

 

摘自《修行百頌》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如果對無常有所領悟,我們就能修持殊勝的法教。但如果我們仍然認為,一切都將如常,我們就會像在臨終病榻上,而仍舊談論生意的富人!這些人從不會去談論來生。這顯示,他們從未體認死亡是確定的。這是他們的錯誤和迷妄。

 

什麼是迷妄?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它?如同一個瘋子在寒冷的冬日跑到戶外,縱身跳入水裡洗澡,精神錯亂到無法發現他的身體凍僵了。我們會認為這個人瘋了。

 

但同樣的,在一個心智清明而覺醒的菩薩眼中,我們的行為跟那個瘋子一樣瘋狂。我們應該深信自己完全被矇蔽了。當事物以其自身方式在我們面前顯現,它們本身不具絲毫真實性,也並非獨立存在於心之外。

 

是什麼創造了這個幻象?是「心」。

 

心把虛幻、不存在的事物視為真實。儘管如此,我們應該清楚瞭解,這種迷妄和心本身——佛性或如來藏——是非常不同的。

 

因此迷妄不是無法去除的事物。

 

至於心,這個幻象的創造者呢?我們甚至能說心是存在的嗎?為了瞭解這一點,我們必須:觀心性無生。

  

當嗔恨在我們所認為的“心”中生起時,我們甚至無視於可能威脅生命的危險。我們的臉因憤怒而漲紅,手上握著武器,甚至可能殺人。然而,這嗔恨其實是一個幻象;它不是什麼從外面衝進我們體內的偉大力量。

 

它只能達成一個目的,就是把我們送往地獄。然而,它只不過是一個念頭,一個無實質性的念頭。它只不過是一個念頭,但是居然……。

 

再以富人為例。他富裕、快樂,心滿意足地想:“我有錢。”但如果他的財產被官方或類似的人沒收,他的快樂立刻蒸發,落入抑鬱和痛苦中。那快樂是心、那痛苦是心、那心是念頭。

 

 

心,它擁有形狀或顏色嗎?它能夠在上半身或下半身、在眼睛或耳朵中找到嗎?我們所謂的“心”,其實不存在。

 

如果它真的是一個“東西”,它必須具有屬性,例如顏色。它必須是白色、黃色等等。或它必須具有形狀,像是一根柱子或一個花瓶。它必須大或小,新或舊等等。只要向內仔細思索,就能知道心到底存在不存在。

 

你將會發現,心沒有起點,沒有結束,也沒有停駐。它即無顏色和形狀,也無法在體內或體外找到。當你瞭解到,心不以任何“東西”的姿態存在,你應該安住在那個覺受之中,不要為它帖上標籤或下定義。

 

當你真正了悟空性,你就會像蓮師和密勒日巴尊者,不受酷暑或寒冬的影響,而且水火不侵。在空性中沒有痛苦。

 

換句話說,如果沒有了悟心的空性,我們連被小昆蟲叮咬,都會想:“啊,我被叮了。好痛!”或當一個人說了一句不客氣的話,我們會動怒。這都說明,我們沒有了悟心的空性。

 

~頂果欽哲仁波切

arrow
arrow

    大樂¤Dur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